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 > 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时间:2025-07-03 15:33:09
关于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范文(精选6篇)

关于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范文(精选6篇)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范文(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

9月1日,一时大意,竟错过了直播,深感遗憾。马上在网上看回放,不禁被“中国骄傲”深深地吸引,反复看了两遍,而每一次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心潮澎湃。何止“字”“武”“棋”“文”“路”是中国的骄傲,那些为传播中国骄傲而夜以继日不辞艰辛付出努力的人,更是我们中国的骄傲!

还记得,王宁教授书写的“正”“直”二字从古到今的字形演变,跟随着王教授从容的讲述,我仿佛也穿越了时空隧道,感受到了汉字独有的文化魅力。“目不斜视,奔向目标,就是正直。”这一刻,我那么清晰地感受到了我们祖先是那么富有智慧,我们的汉字文化是那么的博大精深。我惊叹不已!可冷静之后,反观自己,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又有几分精力交给过汉字,并发掘出汉字之美呢?又有几次教学生领略过汉字的字形之美、文化之美?我不禁汗颜。尤其是站在“汉字叔叔”理查德西尔斯的身边,我更是自惭形秽。一个美国人,45个年头的研究,15000张汉字卡片的学习,八年时间、30万美金、一字一字敲进网站的《说文解字》《六书通》《金文编》《甲骨文编》四本书、60万的点击量……我不知道究竟是怎样的一份热爱会让西尔斯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做着同一件事情!我不知道这份痴迷从哪里来,更也不知道怎么就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力量,推动着他走过低谷、胜过病魔,为无数的中国人带来了便捷带来了智慧带来了力量!我被他深深地震撼着、感动着,西尔斯先生令我敬仰,我想,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由衷地尊敬他、感谢他。

还记得,96岁高龄的翻译家、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奖的获得者许渊冲老先生,他坐在那里,徐徐讲述古诗词之三美,主持人半跪于身旁,侧耳倾听,目光柔美,这,便是一幅画啊,一幅山水相依、淡雅从容、诗意浓郁的美好画卷啊。老先生七十年来,笔耕不辍,翻译了无数优秀的作品。他的心中深藏的是对中华诗词的挚爱真情,而更令人敬仰的是老先生至今仍每天翻译一页莎士比亚,凌晨3点方入睡!我又一次震惊不已!96岁的高龄啊,仍一如七十年前痴心不改,这究竟是怎样的爱啊!主持人问,为什么坚持这样做?老先生说,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喜爱的在一起,做喜欢做的事,把一个国家创造的美,转化为全世界的美,这是全世界最大的乐趣。我从不知道,“喜欢”会让一个人如此执迷不悔、乐此不疲,会让一个人如此勇敢而坚强,慈爱而优雅,会让一个人从心底散发出永恒的美丽与幸福。看着先生慈爱的模样,听着先生委婉的讲述,这一刻,我的脑海中现出一行词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还记得,巴基斯坦被誉为“汉语之母”、国立现代语言大学中文系的米斯巴教授,几十年来致力于传播汉语传播中国文化。已近花甲之年的她,仍深深地爱着汉语,爱着中国,她说,我会教汉语直到最后一口气,直到不动为止。这份情怀,这份大爱,这份执着,令我眼眶润湿,感动不已。米斯巴教授仪态优雅、语音温和,她是柔软的深情的,如同那株青青的茉莉花,淡雅芬芳,意蕴悠长;而米斯巴教授又是阔大的,她的心中装着汉语,装着师恩,装着学生,装着中巴友谊。她,就是汉语传播的美丽使者;她,就是那道美丽的彩虹,令人可亲可敬。

王宁教授、西尔斯先生、许渊冲老先生、米斯巴教授……他们无不几十年如一日地深爱着汉字汉语,任岁月流转,依旧痴心不改;他们无不在平凡的日子中成就了大学问,任窗外风霜雨雪,依旧俯首耕耘;他们的胸中无不怀着大爱,怀着大任,怀着大家,而偏偏没有自己的小小一隅……他们才是真正的师者,通身散发着一位大家的风范,师者的风骨。他们心怀大爱、痴迷一生,他们获得了一生的自由与快乐,也给他人带来了自由与快乐、知识与美好、坚韧与热爱。高山仰止,表达了对先生的敬仰之情、崇敬之意,此后,我也愿追随先生,做一个心中有爱,为爱痴迷的人。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

我看了《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讲了许多人梦想是怎么实现的,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十三岁的付丽娟为了成为军人,参加了八一跳伞队,她每天都要训练五到六个小时,其中最难的一个训练科目是挺凳子,每次要坚持五到十分钟,全身酸疼。她没有被困难吓倒,坚持训练,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跳伞队员。

舞蹈演员廖智在汶川大地震中永远的失去了双腿,但是她不放弃,每天装着假肢不断地练习,现在她又可以像以前一样在舞台上为观众展现优美的舞姿,竟然完全看不出她没有腿。有一个智障儿子的妈妈,许多人都劝她放弃这个儿子,但是她没有,她听说弹钢琴可以开发大脑,便自己教儿子弹钢琴。

她是一名加油站的普通员工,每天业余时间就自学钢琴,晚上下班回家教儿子,就这样一天天地努力,终于她的儿子弹出了一首首美妙的乐曲。当儿子在《开学第一课》的舞台上弹奏出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时,他妈妈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每一个人都有梦想,只要你坚持付出,不懈努力,你的梦想就一定能实现!我业务时间也在学习弹钢琴,一个智障都能弹得这么好,我有什么理由弹不好呢?我要向他们学习,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

随着夏季进入了尾声,两个月愉快的暑假即将过去,马上就要开学了,今天,我在电视机前观看了央视一年一度针对莘莘学子的传统节目《开学第一课》。

节目中,我看到了著名影星成龙讲述着他从“跑龙套”奋斗到“中国名片”的心路历程;摄影师解海龙分享了他镜头中的追梦故事;“京剧少年”王泓翔携手虚拟歌手演绎古诗《墨梅》;世界珠心算冠军王桐晶挑战“闪电心算”等。大家还现场进行了“无壳孵化小鸡”实验。实验的过程中也经历了许多次的失败,但是大家都没有放弃,最后,实验终于成功了,我们一起期待着又一只无壳孵化小鸡的诞生。

看完节目后,我的内心感慨万千。从大家的追梦故事中我明白了:有梦想就要去追,等到后悔就已经来不及了;从大家的奋斗故事中,我懂得了从任何时候开始奋斗都为时未晚。但是我们还是应该珍惜眼前最适合我们奋斗的大好时光,不要等到最后连奋斗的机会都没有的时候才追悔莫及;从大家的实验中我还明白了不能因为一次的失败就轻易放弃,成功不会轻而易举的取得,失败了不能放弃,没有无数次的失败与尝试,永远不会有第一次的成功。

这《开学第一课》让我收获良多,感悟到了许多人生道理,在我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一定会有莫大的帮助。同学们,我们一起加油,一起努力,在这个美好的时代,共同追逐属于我们的梦想。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

有一种美丽叫张丽莉,为救学生,双腿截肢。车祸前,她淡然恬静,明媚如花,姹紫嫣红是她毕生难以忘却的美丽;车祸时,她挺身而出,义无反顾,用爱心形成光柱,尽量着自己的美丽;车祸后,她的大爱像一道和煦的阳光,你我的。

……此处隐藏1448个字……年体,孔夫子的大哲理小道理还有渐渐不被国人重视的汉字直至甲骨文,是要有多大的魅力,才能让一个人心甘情愿的坚持了一辈子。

汉字的魅力文化的精深都可以告于段落,我更想说的是我看到的,贯穿整个节目的品质。认真,坚持。

从商代的甲骨文到西周的金文,再到秦代的隶书等,都具有极强的中国艺术,甚至有人将汉字誉为中国五大奇迹。这绝不是空穴来风,柔美的柳体,不羁的狂草,端正的楷书,都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

可以见文字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时,也有人说语言也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所以在我们这个大世界里,总会有那么一群人,心甘情愿的做着建造桥梁的基石。随着中国的国际化,这些可爱的人在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中教授着中文,怀抱着向往和平的心,给那些想要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人一个机会,努力的搭建着友谊的桥梁。她们,只是因为怀抱着对文学的满腔热忱从而就在把这份热爱传达出去的路上一走就是十年如一日。又怎能不令人敬佩?这世界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最近被讨论的最火的是董卿姐姐的一跪。网上说,那是最美的一跪。因为那里有着对文学认真的聆听,有着对前辈的敬仰和尊重。在她身边的,是已经96岁的北京大学教授许渊冲爷爷。他时刻从事文学翻译作业,已有六十余年。到现在依然每天坚持翻译一页莎士比亚。老人尚且如此。

我们做为年青的学生,难道不应该向许渊冲爷爷学习吗?我们可以不先挣它一个亿,但我们一定要给自己定个小方针,然后向着方针行进。

汉字的演变,给我最深刻印象是正直二字的翻译。目视前方走正确的路,就是正直。这个词也让我在听到吴京和柯洁的演讲,看到了11岁的小男孩和机器人比赛钢琴技巧时,有了更深的印象。走该走的路,做该做的事。吴京和柯洁都是怀抱着对最初梦想的执着和热爱,坚持着走了下来。11岁的神童也是凭借着执着和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吴京和柯洁其实说的很对,真正的英雄不是你有多强大,又胜利了几次。而是你是否战胜了自己,回看上一次的自己,是否又有了进步和突破。反观当下,中国虽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有高山流水的琴,有敌退我进的棋,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书,有丹青妙笔的画,但我们身边又有多少同学真的学习过,并且对这些国粹感兴趣呢?至少在我的生活中,这样的人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打一打王者荣耀远比学习一门兴趣课要有意思。现在的孩子,并不谦虚,也不爱潜心钻研专注学习。

《少年中国说》里的一段话更是让我羞愧。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每天只顾着玩游戏聊天,忙于逛街享受的我们。渐渐的丢了老祖宗千百年的教训凝成的名言警句。丢了中华儿女的传统品德,不思进取的我们,这样下去必定碌碌无为,未来又怎么可能有大作为呢?

愿今日之感叹谨记来日之学心。愿我在学习的路上,勿忘初心,善始善终。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

《开学第一课》作为一节中小学的必修课,无疑具有警世作用。“知识守护生命”开学第一课对中小学而言,开宗明义地诠释了珍惜生命的意义所在。

安全教育当前的确是每个学校的大事,但现在学生安全教育以学校老师灌输式为主,学生对安全事件的应对能力极差。要提高学生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就要多开展宣传活动,尤其要开展校外宣传,但现在学校开展校外宣传严重不足,无疑这就产生了矛盾。这也是目前学生安全教育的一个“瓶颈”。这次教育部要求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和家长上好《开学第一课》,将学生的安全教育放大到整个社会,较好地弥补了校内宣传安全教育的不足之处。

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其实并不单纯是一个学校教育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学生的“安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全社会来共同完成,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学生的安全问题都会存在隐患。

任何一个学生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宣传教育的缺失都难逃其责。《开学第一课》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不仅要立足于学校,更要时刻处处警钟长鸣。

生命本身既不是祸,也不是福,而是盛载祸福的大容器,就看你将它变成什么。我期待,《开学第一课》能成为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催化剂”,成为安全教育的常态,迅速扭转只注重校内安全而罔顾校外安全的错误观念,让每一个学生都加倍地珍爱自己宝贵的生命。

2008年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知识守护生命”大型公益活动,并邀请奥运冠军、著名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制作了有关中小学安全教育的特别节目,就是《开学第一课》,它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倡议全国的中小学学生每年每学期都进行应急避险教育;这一特殊的公益课由“潜能”、“团队”、“坚持”“生命”四节课完美组成:

“潜能”: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潜能需要激发,人在危险时第一反应就是潜能支配肢体行为,同时潜能很易被习惯掩盖,就会失去生命的机会,相反也会赢得生命的机会!

“坚持”:每个人都知道“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的道理,坚持就可以创造生命奇迹,就像在这次地震中坚持活下来的人就会有新的人生。面对人生就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团队”: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是一种真正的内心动力。面对灾难,团队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生命”:快乐是一种心理感受。快乐是健康的金钥匙,人处世间,理应追求快乐。懂得快乐、善于快乐实在是一种智慧。正如在这次灾难中的幸存者更要笑

一是树立生命意识。让学生树立“生命高于一切”的观念,尊重生命,这要求教育做到以人为本;同时,“清理”现有教育内容中与生命教育相抵触的内容。

二是培养生存能力。让小学生背负重物,在野外徒步行走;让中学生带很少的食物,进入原始森林,考验生存能力……以上这些教育内容,频频出现在国外中小学生的教育中,而在国内却很少见。这种生存能力的培养,其实也是一种生活教育。

三是训练应急避险技能。在汶川大地震中,安县桑枣中学2200余名学生、百余名老师在1分36秒内,都有序地撤到了操场上,无一伤亡。这正得益于学校时刻把灾难想在心中,决不把训练当形式,走过场

震撼世界的大地震,在震裂大地、震开山脉、震倒桥梁、震毁房屋的时候,也震出了人间真情。

每一个生命都是惟一的,然而当生命受到威胁时,有那么多人选择了牺牲,而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

每一个生命都是珍贵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财富。在灾区的生命需要得到生存保障时,却有那么多人选择了舍弃和奉献。捐款、捐物、献血、献力。

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5月19日下午2时28分,国旗半垂,汽笛长鸣,山河齐哀,举国同悲。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7天时,全国各地深切哀悼大地震遇难的同胞。这一刻,让全人类都记住了人的尊严,记住了“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无论是领袖还是平民,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无论是富豪还是乞丐,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还属于别人;生命不仅仅属于一个小家,还属于一个大家、一个国家、甚至全人类!

《关于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范文(精选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