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活动计划锦集7篇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做好计划可是让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活动计划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活动计划 篇1一、本学期教研活动工作重点
1、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为中心,积极稳妥开展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的试教实验,探索新课标实验教材的教学模式,改变以往主要是按学时备课的方式,加强学期备课和学段备课,以适应模块整体性的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探究式教学,促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进,以适应新课标实验教材的教学要求。
2、认真研究20xx年高考试题特点,以高中课改、高考的改革精神,改革和评价课堂教学。发挥温州市高考学科研究指导小组的作用,认真总结分析xx年高考数学备考经验,加强对xx年高三数学复习备考工作的指导。
3.发挥课改学科指导小组的作用,认真组织普高新课程的学科全员培训,深入温州市课改校本校,开展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施相适应的理论学习和实施课例研究,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学专业人员的作用,促进教师努力学习和积极反思,增强研究意识,促进教师集体之间专业切磋,为教师提供协调合作、互相学习、分享经验交流的平台,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4、加强高中数学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组织好温州市第三届高中数学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的学习、交流活动,有计划、有主题地开展专题性研究,
5、加快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信息化进程,成立温州市高中数学教师“几何画板爱好者”协会,探索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途径和方法,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改进数学课堂教学。
6、组织好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做好数学家摇篮工程基地建设工作,抓好数学特长生的培养。
二、教学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通过集体调研、教学视导、听课、座谈、访谈、教学研讨会等活动,了解全市高中数学教学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探讨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收集、整理、编辑优秀教学案例,组织、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
三、学科教学研究的课题
高中数学新课程课堂“再创造”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教研活动表
周次时间活动内容活动地点参加对象
8月中旬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全员培训高一教师
108.28~09.3各县(市、区)教研员会暨业务培训教研员等
209.4~09.10市直高中数学教研组长会议市教研院教研组长
309.11~09.17高中数学研修班活动另定研修班学员
409.18~09.24高中教研室新课程实验集体调研教育院附校教研员
509.25~10.1市课改样本校活动
市新课程学科研究指导小组活动样本校学科研究指导小组成员
610.2~10.8国庆节
710.9~10.152009年高考数学分析会
20xx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另定
温州中学高三数学教师
部分学生
810.16~10.22市直高一教研活动另定高一数学教师
910.23~10.29高中数学骨干教师研修班活动另定研修班学员
1111.6~11.12全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比温州中学
瓯海中学
1211.13~11.19期中考试
20xx届温州市高考学科研究指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教研院
高考学科研究指导小组成员
1311.20~11.26高中教研室新课程实验集体调研高中教研员
1411.27~12.3市直高三教研活动另定高三数学教师
1512.4~12.10温州市高中新课程实验课堂教学研讨会样本校高一教师
1612.11~12.17市直高二教研活动另定高二数学教师
1712.18~12.24高中数学骨干教师研修班活动另定研修班学员
1812.25~12.31元旦
191.1~1.7高中数学骨干教师研修班活动学员
201.8~1.142009届温州市高考学科研究指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一模审稿)
211.15-1.21高一、高二期末数学试卷审稿市教研院命题组成员
221.22-1.28市课改样本校活动
市新课程学科研究指导小组活动样本校学科研究指导小组成员
242.5-2.11期末考试、学期总结
省高中证书会考阅卷
活动计划 篇2一、幼儿玩沙的好处
给孩子买高价的玩具,可孩子玩没多久就没兴趣,但他们偏偏对大人阻止他们玩的情有独钟,如沙子、水这些来自大自然的原始材料。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沙子、水等没有既定的玩法,玩的时候,可以自由发挥,玩起来更自由、更轻松。它变化无常又易被掌握,它那无穷尽的形态和用之不尽的玩法从本质上满足和发展了儿童内心的需求和操作中的创造性。心理学家认为,玩沙不仅是游戏,更重要的是对宝宝的成长有太多的好处:
一、发展感知觉
婴幼儿的早期发育主要是感知运动的发展,沙子可以提供特殊的感知觉。在玩沙的过程中,他们会接触到不同质地的沙子,如湿沙、干沙、颗粒粗细不同的沙子等。沙子有流动性,踩上去会下陷,特别是当抓起一把沙时,指缝中沙粒流动会给幼儿一种特殊的感受,发展了宝宝的感知觉。
二、练习手的协调性、促进手部肌肉发展
在玩沙的时候,宝宝用力拍打沙子或用铲子将沙子铲起,这个动作可以发展孩子的手腕精细动作,熟练肢体协调,也可以控制手部肌肉的动作。不仅促进身体的发展,也促进了大脑的发展。
三、玩沙可以发展创造力
四、获得情绪上的满足
玩沙游戏给予宝宝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宝宝在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玩沙时,心情自然开朗。宝宝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玩,感受到自我控制的乐趣,他们的心情会很愉快。对于那些缺乏自信心或者比较退缩内向的宝宝来说,更有满足感和成就感。
五、增加空间关系的认识能力
用沙子做“装入倒出”的游戏,更给他增添乐趣。宝宝通过铲沙子,对小桶(容器)与沙子(内容物)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理解,尤其是把装满沙子的容器倒扣过来,出现一个个造型时,更会进一步发展宝宝对空间关系的认识能力。
六、加深亲子之间的感情
玩沙是儿童与大自然最亲密的接触,他们会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沙池空间设置
1、干沙池位于幼儿园大门东侧,面积约56平方米,不规则波浪形。
2、湿沙池位于幼儿园大门西侧,面积约55平方米,不规则波浪形。
沙池 ……此处隐藏4092个字……的采访、写作能力,培养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鼓舞和激励新闻工作者继承优良传统,继续发扬吃苦耐劳,服务大众的精神;展示媒体形象,记者风采,提倡关注社会,关注校园,服务同学;为校园小记者提供一个平台,锻炼其社会实践能力。
四、活动主题——时代·声音。
五、参赛对象
人文学院11级、12级、13级的各班学生均可参加,接受自由组队(可以不同年级或不同班级形式组队),每队人数1-3人。=
六、报名方式
参赛者请于5月10日前将《报名表》发至指定邮箱zhuoyuecmr@kt250.com,请于5月16日前将参赛作品(电子档)发至指定邮箱zhuoyuecmr@kt250.com。
七、大赛流程策划书
(一)初赛:笔试
1、时间:4月28日-5月16日,截稿时间XX年5月16日晚12:00
2、参赛作品类型:
(1)消息类新闻(350—1000字);
(2)专题类新闻(1500—4000字);
(3)生活纪实记叙文(600—3000字);
(4)时事、现象评论(800—3000字);
(5)人物采访文稿(1500—3000字);
3、参赛作品说明:
(1)作品必须于XX年1月1日-XX年5月16日创作的独立原创文稿(必须未在公开刊物发表过或在其他比赛上使用过),如有抄袭取消参赛资格。
(2)参赛作品需体现新闻价值;
(3)提交参赛作品时请注明文章所属类型,及代表队名、作者姓名、班级、联系方式等资料;
注:Word文档包括两部分:
①
文章类型:
XXX代表队
正文
作者:(可多人)
写作日期:
②
团队名称
姓名
班级
联系方式
队长
队员
(4)提交的作品只需以上其中一种类型。
(5)参赛作品发送到大赛投稿专用邮箱zhuoyuecmr@kt250.com:
(二)初赛作品评比
1、时间:5月17日-5月21日
2、评审办法:
实行匿名评审,弘雷传媒中心新闻部干部将参赛文章,隐去团队名称、作者姓名、班级等基本资料,统一制作评审表格,把电子文档一同提交每位评委,进行评分。
3、作品评审标准:
(1)内容【40分】(内含新闻价值;主题是否鲜明并切合;立意是否新颖;是否有理有据)
(2)语言【30分】(思维逻辑;语言是否顺畅;是否注意简洁得体)
(3)结构【30分】(结构是否合理;层次是否清晰;详略是否得当)
4、初赛说明:
(1)由评审团将根据以上三个评审标准,确定10篇优秀作品,再由专业评委老师评选出6位同学晋级决赛。
(2)初赛成绩占决赛总分20%;
(3)初赛结果于5月21日前公布,进入决赛的队伍会由弘雷新闻部干部进行联系。
(三)决赛:采访作品展播+现场评论+现场模拟采访
1、日期:待定
2、【六进四,四决冠亚季军】
3、比赛细则:
(1)赛前,进入决赛的6名选手进行抽签,决定参赛顺序,第一、二环节均按照抽签顺序进行。第三环节,进入的4名选手进行重新抽签,决定此轮参赛顺序。
(2)若团队参与,每个环节需派不同的选手参赛。
第一环节:
模式:采访作品展播(选手需提前准备)
进入决赛的队伍或选手,自行确定一个采访主题及角度,将所拍摄的视频、图片制作成影片或PPT的形式,在通知进入决赛后各个选手开始着手准备采访活动。
1、形式(二选一):
①视频(无需讲解)
②PPT(选手需进行现场解说;数量为1-10张;以图片为主,不要有过多的文字解说,文字主要用来概括图片内容)
2、时间规定:均控制在5分钟以内,超过将会由主持人打断或停止播放。
3、作品要求:必须有鲜明的主题,主题由队伍选手自行决定,能反映社会现实。(主题参考:社会热点、环境保护、医疗、住房、物价、校园、就业、学业、公共设施、农民工保障、药物及食品安全、社会诚信度……)
5、作品评审标准:视频或PPT主题明确,表现及其寓意有深度,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第二环节:
模式:现场时事评论
1、形式:
①图片/漫画:根据大赛所给出的新闻图片/漫画,对事件有大概的了解,随即进行新闻现场评论(看法、观点)
②文字:根据大赛所给出的简短新闻报道,对事件有大概的了解,随即进行新闻现场评论(看法、观点)
2、内容:社会上或校园里发生的重大或突发新闻事件(具有代表性)
3、素材数量:图片/漫画、文字各10题,选手参赛前随机抽取。
4、时间规定:控制在3分钟以内,超过将会由主持人打断。
5、评审标准:
A:选手的形象、肢体语言、语气、语言流畅程度、临场应变等;
B:观众对参赛选手的支持度(如喝彩、掌声等);
C:评论内容是否表现个人观点、想法,是否有一定的深度、广度;
D:是否控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方案:第一环节和第二环节连接举行,每位选手在进行“采访作品展播”前进行“现场评论”的题库的抽选,展播期间为评论的准备时间(6分钟)。
第三环节:
模式:现场模拟采访
1、形式:由主办方选取最近发生的2件社会或校内的新闻事件或2位有代表性的人物任总决赛的现场嘉宾,并接受4强选手现场采访,有两个两位选手会抽到重复的新闻事件或人物。
2、准备:主办方在日前公布选取的事件以及嘉宾的背景材料,各参赛选手可以自己进行资料收集。
3、时间规定:控制在8分钟以内,超过将会由主持人打断。
4、要求:采访的主题和方向自定,需要自备采访用具和纸笔。参赛选手必须假定一媒体(校园媒体或社会媒体皆可)的身份进行采访。
5、评审标准:
A、参赛选手在赛场上的个人表现(如表情、肢体动作、语气等);25%
B、采访角度的选取和采访问题的设计;30%
C、现场采访时选手与嘉宾的沟通气氛;35%
D、场下观众对参赛选手的支持度;10%
八、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院级证书+相应综测加分+奖金+精美礼品)
二等奖1名(院级证书+相应综测加分+奖金+精美礼品)
三等奖2名(院级证书+相应综测加分+奖金+精美礼品)
优秀奖2名(院级证书+相应综测加分+精美礼品)
(“奖项设置”会根据学生参与大赛的积极性进行名额的调整。)
文档为doc格式